入圍第27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獎」,經典重發! 「少妮瑤.久分勒分」,她是來自屏東牡丹鄉麻里巴(東源村)的排灣族歌手;她也是台灣第一個打破專屬男性傳統,學習口、鼻笛的女性。 投入研究排灣族音樂超過20年之久,基於傳承音樂文化使命、執著對於傳統民謠樂器之研究,在2011年,屏東縣政府將她列為屏東縣傳統藝術排灣族口、鼻笛傳藝師,她是獲此殊榮的唯一且最年輕的女性,在她大學時所寫的論文《排灣族雙管口笛、雙管鼻笛風華》,更成為臺灣第一本排灣族口、鼻笛的主要教科書。她並將她對排灣族音樂及口、鼻笛的熟捻,巧妙的將它融入她的歌曲創作之中。2007年獨立製作的(NASI 生命)專輯;及2011年(聽女人聲音)專輯,也都入圍隔年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最佳原住民專輯獎的肯定! 五六零年代,是少妮瑤兒時的年代,也是你我熟知的「群星會」時代。生活在原鄉部落青年的記憶,在那個原住民勞動力的年代,部落青年遠離家鄉,受雇上山看管林地,或是走入到都市投入礦業、遠洋漁業及工廠等勞力工作。由於在林班工作的苦,都市工地工作的心酸,在外工作的青年只能藉由唱歌來抒發,以唱歌的方式反應生活情境、流浪心聲及情歌的歌曲。例如:寂靜的夜裡,我心中的小秘密,相等,都是大家耳熟能想的歌曲。這些歌大部分都是集體創作而來,而且大多是情歌。傳唱時,每個人會因個人心境差異而加入不同的元素,所以有時會出現幾個不同族群的旋律混在一起,而且還混合了當時的國語流行歌及東洋音樂旋律,並融合的原住民歌謠,且大多是以Am的曲調。 原住民歌謠隨著工作型態不同,輾轉從部落流傳到林班遷徙到都市,隨著場域即興演唱編寫,以音樂的模式展現當時原住民族在台灣的社會實況,社會現象,面對諸多情事各個議題當作表達的方式手法,亦是承繼傳統原住民族祖先「敘事吟唱曲式」的精神。 隨著時代變遷,這些屬於部落長輩和耆老們共同的回憶仍在部落裡不斷擾動好像他們「從未離開」。「從未離開」意即過去、現在、山林、都市…故鄉從未自心中離開。藉由重新詮釋歌曲,重現這種以音樂方式表現的意境來彼此安慰,並將內蘊的信仰反省與關懷,乃原住民文化之於民國50到60年代的特殊性,屬於部落長輩和耆老們共同的回憶。 2015少妮瑤的第三張專輯「從未離開」以50至60年代的山地林班及都市林班歌曲為主,將選擇七首經典的原住民老式情歌及三首創作民謠,內容涵蓋對家鄉的思念、情歌、以及生活的苦悶等。歌曲除了保留原來的中文歌詞,並將之編詞填入情境式排灣族語,一併呈現於專輯中。如此,忠實呈現當代情況下的音樂故事,藉由重新編曲傳唱,繼續流傳優美的排灣經典歌曲。 時間長度:53分鐘
師大店-台北市大安區浦城街21巷1-1號 TEL:02-2369 7915 營業時間:週一到週日 14:00-22:00 FAX:02-2369 7925 EMAIL:order@wwr.com.tw 1F., No.1-1, Ln. 21, Pucheng St.,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 Taiwan
© 2002 White Wabbit Record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